市值突破4000億人民幣,京東狂飆背後做對瞭一件事

原標題:市值突破4000億人民幣,京東狂飆背後做對瞭一件事

1月27日(美東時間26日),是又一個讓全球投資者興奮的日子,當天美國三大股指齊創收盤新高,其中搜狗、京東等三傢企業以6%以上的漲幅領跑中概股。

值得一提的是京東,市值達到719億美元(4593億元人民幣),不但創上市以來的記錄,還連破4000億和4500億兩大關口,而且這還是剝離瞭估值600億的京東金融以後的數字。



京東市值突破4000億人民幣。台中通馬桶

過去一年京東在股市上表現搶眼,累計上漲約60%。進入2018年,這傢公司勢頭不減,從每股不到42美元又漲到本周收盤前的50.5美元,再漲兩成。

"虧損王"已是過去式

以往,京東在資本市場一直比較低調,但經過2017年的悄然突進,已經拉大與網易的差距,牢牢占據BAT之後的第四極,並逐步向百度迫近。其市值在年中甚至一度和百度差之毫厘,讓業內有瞭JAT何時取代BAT的猜想。

在不少人看來,京東動不動就虧損,業務也以電商、物流等相對傳統的領域為主,掙得是辛苦錢,不像純平臺企業那麼輕松風光,為什麼會得到嚴謹的美國股市的肯定?

實際上,過去一年是京台中市化糞池清理東這傢15萬人的企業翻天覆地的一年。從經營業績上說,京東已經連續6個季度盈利。今年前三季度按非美會計準則(NON-GAAP)盈利已經超過45億元人民幣,即便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(GAAP)計算也已超過10億。

可以說,"虧損王"的稱號對京東來說已經是過去式。而且以京東重資產模式的特點,度過瞭前期大量投入打基礎的階段,必然會依靠核心優勢的護城河進入收割期。今年京東6.18和雙11下單金額雙雙超過1000億,逼近阿裡、震動業界,就是一個強烈的信號。

劉強東合縱連橫

數字隻是表象,戰略的變化才是根本。

2017年底,劉強東在首屆"京東金融全球數據探索者大會"上說,不是非要把哪傢公司整死才能成為一傢偉大的公司,真正偉大的公司是能夠照顧整個生態系統,京東永遠希望成為大傢的盟友,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帝國。

放在以前,這樣的話從劉強東嘴裡說出來會讓人意外。因為劉強東總是以挑戰者、顛覆者的面目出現,京東也總給人封閉、好鬥的印象。

但時代變瞭,技術讓整個零售的邊界消失,跨界滲透融合成為常態。舉個例子,未來你可以在電視、冰箱甚至音箱上輕松購物,逛著街機器人就把貨送到你身邊。以往電商平臺靠一個入口壟斷流量的日子快走到頭瞭,對阿裡和京東來說都是如此。你隻有與別人合作,才能不斷找到新的機會。

所以劉強東提出"無界零售"的戰略,讓京東走向一體化開放,以零售基礎設施提供商的身份與合作夥伴互相賦能。



劉強東在達沃斯演講。台中清化糞池

比如京東和騰訊重磅合作,推出"無界零售解決方案",打通雙方海量的社交和電商數據,為品牌商精準營銷提供利器。京東還與騰訊、今日頭條、百度、360、網易、搜狗、愛奇藝七大"流量黑洞"戰略合作,能觸達近100%的中國互聯網用戶。

此外,京東還戰略投資國際奢侈品電商巨頭Farfetch和國內的唯品會;入股聯通混改;和工行以及中石化等巨型央企戰略合作。

京東眼花繚亂的操作背後,劉強東本人也越來開放。繼烏鎮"東興局"後,他又在達沃斯組瞭一個"價值2萬億美元"的聚會,廣交朋友。他可以在全球商界精英錢自嘲"宿遷英語",也可以在捧場周鴻禕自傳發佈會時大方回應"臉盲"的段子。

互聯網下半場,地盤已搶占殆盡,流量也已見頂,跑馬圈地野蠻生長已經過時,和與合才能創造新的紅利。京東開始搶先轉型,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,這應該是股市看好京東的重要原因。

市值或將破千億美元

提起京東,就不得不提阿裡。最近阿裡股價也一路飆升,市值突破5000億美元。雖然後者努力去掉電商的標簽,但除瞭電商,現在雲計算、娛樂等其他業務全部巨虧,電商的利潤不但是整個集團的全部,還得給其他業務填窟窿。



京東在股市的未來表現仍然值得期待。

所以,不管阿裡還是京東,現在都還是以電商為根基。兩傢企業都是中國互聯網的傑出代表,年交易額隻有3到4倍的差距,市值卻差瞭7倍,更何況螞蟻金服和菜鳥都在阿裡上市體系之外。

如果按相同的標準,京東的市值明顯被低估。現在連小米的估值都已經沖上千億美元,滴滴、美團等也估值數百億。所以京東與阿裡市值的合理差距應該在三四倍之間,也就是說京東市值未來沖過千億美元甚至更高將是大概率事件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責任編輯:

聲明: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,除搜狐官方賬號外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場。

閱讀 ()
arrow
arrow

    gyy284sk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